著作/研考文章

Work articles

武夷山邂逅宋代木印

    武夷山是国内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我们就住在大王峰山角下,展览期间参观了著名的武夷书院,该书院初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曾长期在此著书立说、倡道讲学,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传统的主体意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他曾在此居住长达五十年之久。

    展览空闲时登高望远,竹排漂流,在当地旅游市场购物,而我特别关注的是旧物商店。在仅有的一两家旧物店里,我偶然看到这组木质古印,因当时天色已晚没有细看,待书展结束后,心中还是挂念,在离开武夷山的前一天上午,我又匆匆赶到这家店铺,询问了店主人这四方木印相关情况,店主人告诉这组印为本地同一地点出土…… 我仔细甄别后遂将其收下。回到天津后,慢慢清理印面,除去缝隙间渣土,惊奇发现,这组木印文字的刻制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印文的释读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武夷山邂逅宋代木印-孙家潭


    木质印一组。其中印文为“大成”的有两方,印面正方形。稍大一方印面1.6乘1.7、通高2.3厘米;稍小一方印面1.2乘1.3、通高2厘米。长方形的两方,稍大一方印文“信物同至”,印面0.8乘2.7、通高2.5厘米;稍小一个方文为“物微意全”,印面0.6乘2.5、通高2厘米。
 

武夷山邂逅宋代木印-孙家潭

    印文释义:“大成”其一,引申称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形成完整的体系为集大成。《孟子·万章·下》“孔子之渭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是击钟的声音,表示奏乐之始;玉振,是击磬的声音,表示奏乐之终,此用以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其二,学问、事业等大有成就。“信物同至”,与“物微意全”,属闲文印,未见出典。“信物同至”以字意理解为信证与物证相对应;“物微意全”物微,渺小,意全,真心实意。 近日翻阅西泠印社林乾良社兄编著的《印迷丛书》,该书收录有同文印“信物同至”(瓷印),书中介绍:“时代为宋,……此印从印文观之,当为合同文书上之用印。”无独有偶,此“信物同至”瓷印也佐证了这组木质印的时代。
 

武夷山邂逅宋代木印-孙家潭


    木印印钮均为板状,两侧作圆角形,无穿。钮顶均刻有“上”,作篆字构形,与宋代官印钮顶凿刻的“上”字构型吻合。“物微意全”为白文,印文中最后的“全”字篆法异体,一时间没有解读出来。2004年9月,我路经西安于户县作短暂停留,有老友郑朝阳君陪同,游览重阳宫旧址时见到有元代石碑,在碑额头上刻制的汉字篆书引起我的注意,其中“全阳周尊师碑”的第一个字“全”字,与我收藏木印中的“全”字结构相同,元代碑额上这个“全”字的,印证了这方木印的解读。木印文字刻制的极深,接近五毫米,令人惊叹。木印表面为深棕色,其中两方长方形的因年代久远,形体以弯曲变形,但木质不腐,印文未损,整体保存完好。

    在历代古印传世品资料中,在当代国馆古印展品中,木质印珍罕,难得一见,因木印易腐朽而难于延年。此组木印木质好,刻文深,字口如壁立,其制作工艺以及对宋代私印研究,提供了宝贵实物依据。武夷山之行邂逅了这组宋代木印,持物所思,若不是印文佐证,谁能相信它已有千年的岁月呢…….

    庆堂笔记~2004年旧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