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研考文章

Work articles

清民时期苏工榉木小砚

清苏工榉木小砚-孙家潭
清民时期苏工榉木小砚
 
    榉木产于我国南方,也称为南榆,在明清时期家具中广泛使用。此小砚由榉木雕刻而成,长方形,边长12X8X3.5公分,盖底上下对合,四角有矮足,研堂内见有先贤清晰研磨痕迹。木砚周边起凹凸线纹装饰,通体紫红大漆光亮,老味十足。
 
    木砚盖上浮雕有一组图案。左侧为楼阁,中间有一古装书生人物,双手持物,侧身踏步临池而立,水中浪花翻滚并有大鱼隐现。右侧为荷花与荷叶,枝干交错舒展。靠近上边缘处雕刻有蝴蝶与清廷飞舞。亭台楼阁雕刻的线面构图有透视关系,人物造型形象生动,右侧荷花最为夸张,与左侧三层楼阁相对映。有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觉。整体观察可谓地上、水中、天空都有雕刻者的匠心,生机盎然。
 
    打开砚台盖子,上端砚池内雕刻有一牛首作回转状,双角弯曲,双蹄踏浪,砚池左上角有祥云托月,牛首与明月遥相对映。显然砚台制作者借用“犀牛望月”典故。《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意思是说犀牛的角是弯曲的,且长在眼睛前部,视线受到角的影响,看到的月亮也是弯弯的。其实月亮是圆的,这里比喻见不到全面,同时也寄托有长久盼望。“犀牛望月”刻于砚池内暗喻读书人之意。
 
    在砚台底部中间雕刻有外凸纹饰“宝相花”。此为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 盛行于隋唐。相传它是一种寓有“宝”、“仙”、“禅”之意的装饰纹样。纹饰构成中间用圆珠,中心放射状排列,象闪闪发光的宝珠,故名“宝相花”。旧时在金银器、敦煌石刻、瓷器或织物绣片上较为多见。
 
    木砚,见宋·米芾《砚谱》:“傅玄《砚赋》云:‘木贵其能软,石美其润坚。’刘道友以‘浮查’为砚,知古亦有木砚。” 榉木小砚2015年春节由江苏泰州所得,此木砚盖子、底托均为整木挖制,面面雕刻,满工全品。传世木砚相对稀少,苏工雕刻,一掌可玩,文房之尤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