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研考文章

Work articles

目前仅见的金代“印造钞引库印”(图)

目前仅见的金代“印造钞引库印”(图)

孙家潭

目前仅见的金代“印造钞引库印”

图1

目前仅见的金代“印造钞引库印”
图2
 
     历史上金代官印遗存较多,但与印造钞管理相关的印鉴,较为稀少。此类官印为金代货币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印造钞引库印”。图1为实物照片,图2为印蜕。纵、横各5.2厘米,通高3.0厘米。正方形印面,橛钮,印背无凿款,质料青铜。印面印文分两行叠篆作竖式,文字篆法、结构安排属于典型的金代官印模式。印钮、印面较薄,边角不平整。
 
  宋代以来,茶、盐、矾等物品的生产和运销均由政府管制,政府发给特许商人支领和运销这类产品的证券,名茶引、盐引、矾引,其统称“钞引”。宋《都城纪胜·铺席》:“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宋史·食货志》:“乃造关子付婺州,召商人入中,执关于榷货务请钱,愿得茶、盐、香货钞引者听。”《金史·食货三》钞引库:“初,贞元年间即行钞引法,遂设印造钞引库及交钞库,皆设使、副、判各一员,都监二员。”《中国历史大辞典》印造钞引库:“金管理交钞、盐引机构。库设正使一员,副使一员,判官一员。掌监视印造并检验诸路交钞、盐引。大安二年(1210),印造钞引库官员兼任抄纸坊各官,同时提控钞造钞引纸。”
 
  “印造钞引库印”是印造、储存钞引与交钞处所的管理官印,实物印与史载相吻合。见《金代官印集》,该书中收录有“印造钞库印”三方,而未见有“印造钞引库印”。2009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大风堂古印举——孙家潭藏古玺印杂记》,在此书前言中,故宫博物院古玺印专家叶其峰先生指出:“金‘印造钞引库印’是迄今仅见之金印钞管理官员印鉴。”
 
  此印钮、印台低矮,制作较为粗糙,判断应为金代后期路、府、州等地方行政机构所铸。金代遗存官印数量较多,余收藏有五六方,总体感觉不如唐宋时期官印制作精细,此印印背无凿款,可见当时金代官印管理之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