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研考文章

Work articles

《福至心灵-----老工挂件》

《福至心灵-----老工挂件》
 
  日前闲逛沈天津阳道旧物市场,巧遇此玉挂件“福至心灵”,经几轮谈价将其收下,可遇不可求。

  此雕件属青白玉,雕工略显粗糙,但蝙蝠与灵芝的整体造型,向背组合,大小比例等颇具匠师水平。在民间民俗中蝙蝠常通比作“福”;灵芝延伸为“心灵”,故而此雕件寓意为“福至心灵”。一块玉石,经匠师雕琢,成为了一件形象生动,取意吉祥的挂件而流传下来。

  福至心灵。《汉语百科》词目释义 :福。幸运。意思是人运气来了,心也变得灵巧了。感同身受,我很欣赏。以这个挂件来看,在清朝人就将其视为谚语,而经过匠师的雕刻而流传民间了。意思很明白:福运来时,心也灵巧。如同现代人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慢慢想来这个“福”字还真有些嚼头。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福”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它是以酒樽之形作“酉”字,“示”比作祭坛形在“酉”字的左边,“酉”下面还见有双手作托举状。意思是:双手举起酒樽在祭坛前敬酒祭献。本义是以“酒”祭献神灵以求得到“福”佑。祭献神灵,一般要有酒水,还得有肉有供果等。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以酒水代替祭献之物,最为恰当。用酒用肉向神灵敬献,为的是祈求人类自己有酒有肉、有丰富的食品。上古以来,人类生存有吃有喝既是“福”,同时人类也没有离开对“福”的祈求,所以我们在甲骨文中看到了“福”字的初形。

  甲骨文(龟甲上刻的文字)、金文(青铜器上刻的文字)中的“福”字,半边右作“酉”还像酒樽,秦朝以后的小篆“福”字右半边作“畐”,字构由“一口田”三部分组合。民间测字的方士解释说:“一”个人有了“田”,就“口”不缺吃,自然就有“福”了。这虽已不是甲骨文中造字的初衷,但还不至于太离谱,没有离开古今人“民以食为天”的铁定规矩。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算是“幸”,生下来赤条条一无所有,因有了食物算是“福”,“幸福”两字连用而好理解。而意外的获取,不该得而得,也称作“幸”,这种可遇不可求包含有“运”,通常人们常说“幸运”。其实这种偶然的巧合与节点是在“福”的基础之上,“福”连带着“运”,“福”中包含了“福运”的色彩。

  事物规律常常是辨证与相对。民间谚语中有: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要我们明白,幸运的事不会接踵而至,而灾祸却会不断降临。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我们才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波折。面对现实,保持我们的平和心态。
春节期间,张灯结彩,燃放鞭炮,贴门联,无非是求个福星高照,福运通达。明代初期,民间就流行在自家门上贴个“福”字。清民以来,更有倒贴“福”字的习俗至今,以示“福到了”的祈盼,其实这都是为了讨个吉利。日常生活中,谁不希望阖家幸福。我们的祖先有智慧,教育她的子孙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

  世间万物,上苍都赋予了它们各自的灵性。匠师将玉石雕刻成蝙蝠与灵芝,构思出美好寓意的挂件。由“福”字我们追溯到甲骨文中的字形,又将其与“幸”(幸福)、“运”(福运)做联想。小巧挂件,有感于斯,这都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祈盼与追慕。                                          
                                  2013年7月于沽上庆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