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研考文章

Work articles

唐宋间琉璃立人佩


玻璃的记载见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书中提到“缪琳”既琉璃,似美玉之物。西汉以后“缪琳”一词转音为“琉璃”。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到“道人消烁五石,作五色之玉”,也是史撰中记载中有关琉璃工艺最早的资料。琉璃,这个名词一直延用到明代,清代常用“料器”代称琉璃。古代琉璃制品以古法脱蜡铸造,一模一件,过程繁复,琉璃的流晶溢彩,有如神迹。
 
琉璃立人佩,高:4.8厘米,作扁圆柱立人形,由头顶至底面有穿孔。立人头顶有冠,面部五官突出,其高鼻、凸目、翘嘴、大耳都刻画典型。双手合十于胸前,下身似有长衫包裹。通体翠兰色,晶莹剔透,表体似橘皮纹。如此温润光华的琉璃,具有神灵气机的宝物,据资料记载被佛教引为镇教七宝之一。《药师经》里的理想世界便是琉璃净土。药师琉璃光如来在行菩萨道之时曾发愿,愿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并以此焰网庄严之功德,度化众生之病苦。琉璃如同太阳光芒一样,可包含着各种光色,是所有颜色、能量的综合体,对于供佛、辟邪、镇宅都拥有相当强大的正向能力。琉璃在中国古代成了一种人格、一种精神和一种境界的象征。 
 
观察此琉璃人物佩造型,双耳垂肩,双手合十,身披长衫,或与佛缘相近,其时代初步推断在唐宋间,或许还要早。中国古代琉璃的加工工艺最早是由欧洲传入的,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生产历史。在今天的甘肃一带至今仍保留和使用着传统琉璃加工工艺制作硅酸盐合成玻璃。早期琉璃的分类大致分为铅钡玻璃、钙镁玻璃、钙钡玻璃等。不同类别琉璃在它的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原料中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而得名、至今这一名称仍然用于对古代不同时期琉璃的代称名词。
 
说道琉璃,又联想到“琉璃厂”,在北京宣武区和平门外。辽时为海王村,元明时曾设琉璃窑厂,又有“琉璃厂”之称。清初古董商开始在此经营,乾隆时期已成为了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