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

The art exhibition hall

作品 / 一粒珠壶
刻壶 / 孙家潭
浏览: 评论:0
制  壶
其乐归于茶 相逢良在兹
壶  铭
邵沛华
规  格
材  料
备注
壶名:一粒珠壶、底印:邵沛华制、主题铭文:“其乐归于茶 相逢良在兹”,摹甲骨文字体;落款:“庆堂主人家潭”,六字楷体作穷款,置于壶嘴处,使两侧主题壶铭与落款相连接环绕茶壶口沿一周,位置适宜观赏角度,整体章法空灵简约。
 
壶铭拓片:甲骨文:“其乐归于茶 相逢良在兹”
 
“人间珠玉何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诗人汪文柏《陶器行》诗中的名句,是赠给制壶名家陈鸣远的赞美之辞。诗中所说的“阳羡”是指宜兴,“一丸土”就是紫砂泥。太湖边上的丁蜀小镇既是陶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水土宜陶,陶壶宜茶,自宋代始砂壶制作代代相传。以清人陈洪绶为代表参与了紫砂壶制作,文人铭壶与名家制壶的结合,提高了紫砂壶的品位与文化内涵。近十余年我常到丁蜀镇刻壶,在壶底还押上自刻的一方小印“庆堂铭”,故此小文取“庆堂铭壶”。
 
紫砂壶铭的刻制是在陶壶烧制前于生坯之上以刀代笔,言情达意。其操作大体分为三个步骤:其一,“相壶”,即观赏壶形特征,斟酌文字摆放的位置,是刻在壶身、壶肩、壶盖、还是提梁上,看哪个位置合适,随壶而定;其二,“落墨”,使用书画墨汁将文字书写在茶壶上,文字的多少大小以及文字内容书体形式,与壶形要求做到和谐统一。因为壶体多为球形凸面或四方、六方形等,视觉角度上需要随壶形作调整,紫砂壶在烧制过程中经高温,墨迹自然碳化消失;其三,“刻”,刻刀常见为两种,一种尖刀双面刃,执刀竖握如执笔,刀尖依字形笔画延边缘线刻,一个笔画基本两刀完成,我们见到早年传世老壶多为此法,这种双刀法在陶都丁蜀镇现今使用的人很多。再有一种是使用平口双面刃刀(篆刻刀)刻,我即用此类刀。平刃刻刀斜握对着壶体,一般说来刻的线条依角度变化,把握入刀角度与深浅,一个笔画一刀(单刀)或两刀(双刀)都可以完成。再有刻壶的时候,桌面上需要铺垫一块松软的薄海绵,还要事先剪掉指甲,以免刻制过程中划伤壶面。
 
紫砂壶上使用的铭文内容极为广泛,一般多与茶文化相关,也常见有唐诗宋词,名人警句之类。我刻壶多取汉瓦当或汉砖文祝词,语言朴实,寓意吉祥。我刻的主题壶铭用双刀深刻,稳妥厚重;落款文字用单刀浅刻,单刀冲刻线条一面光滑,一面自然残破,线条质感粗犷而显张力,它与双刀刻制的主题壶铭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二,壶铭的书体真草隶篆皆可,我刻壶主要选用的是篆书。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篆书体结构特征是不同的,譬如甲骨文、金文、汉篆、鸟虫篆等都各具特色。总之篆书体的特点高古典雅,装饰性强,如鸟虫篆,在文字结构中常见有鸟首燕尾之形,颇具观赏效果而生动感人。再有主题壶铭文字喜欢用“汉瓦”或“印章”的典型形式,将其表现在壶体的主要位置上,加之落款作辅助陪衬,相映成趣。中国古代篆字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现代人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并难于辨认,所以在壶铭的落款中,我都将古文字、文义表述明白,让人一目了然。其三,我刻壶是铁笔毛锥,自书自刻,这样对自己作品的把握与理解会更透彻,追求形式与内涵,力求做到心手双畅。为了作品的完整性,我还刻制印章“庆堂铭”押印壶底留痕。
 
以篆书体作壶铭,目前所见作品比例很少,其原因很简单,因为古文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很少,学习起来也较为困难。而作为印人,可谓驾轻就熟,因为这正是我们的长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汉文化的集中体现就是汉文字、汉民族和汉王朝。汉代许慎云:“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是对古文字的诠释。它是源于生活,朴素真实,其象形文字包含有丰富的图画意味。我以为将古文字、汉瓦、印章等经典形式刻于紫砂壶上,其独特的风格与装饰效果必然有别于其它。我们祖先遗留下灿烂文明是丰厚的传统,传统应是朔源的,艺术作品的深度需要我们博观、沉淀、提炼与再创作。
 
 “刻”,这种表现形式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雕龙的艺术,我曾多次讲过这句话。我们所见传世中的甲骨文、钟鼎文、秦诏版、汉碑,以及古代印章等等都没有离开“刻”,就是到了近现代文人参与紫砂壶铭,不也有一句名言“壶以字贵,字以壶传”,慢慢想来,这“刻”有多么的重要,小小的一把刻刀,让我有了许多遐想,它也给我带来许多欢心与快乐,虽然雕刻的是壶、是印,其实也是我们伟大的祖先。
 
名字中最后一字是“潭”,潭里要有水,水从哪里来,凡事要深挖一锹……..,这是母亲告诉我的。我虽如此但生性愚钝,总不能把事做好。于此,庆堂主人求教诸方家。
 
                                                                                                                          2012.8.于沽上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