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研考文章

Work articles

金元时代“合同”押印一组


图1

图1-1

图2

图2-1

图3

图3-1

图4

图4-1
 
  这里展示“合同”押印一组,时代大体在金元两代,从押印的形制、印文以及书体的变化,展示出“合同”押印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认识的提高。
  “合同”见《周礼·秋官·朝士》:“判书”。《疏》:“云判,半分而合者,即质剂传别分支合同,两家各得其一者也。”又,《通俗编·货财·合同》:“按今人产业买卖,多于契背上作一手大字,而于字中央破之,谓之合同文契。商贾交易,则直言合同,而不言契。其制度称谓由来,俱甚古矣。”由此可知,“合同”是“一式而分执的契约”,其后演变发展,由“合同”衍生出“合同印”,这类印在金元两代大量出现,从实物遗存中可分为官用与私用两种,这里介绍一组均为民间私用合同押印。
  合同印记。图1为实物照片,图1-1为印蜕。纵2.8厘米,横2.7厘米,通高1.8厘米。方形印面,叠篆体,此押印文字结构与金代官印同出一辙,尤其是“印”字结构,末笔画沿印面左边缘先向下后再折返向上,又作水平折叠排列。此字构型与金代后期官印中“印”字特征完全相同。
  合同。图2为实物照片,图2-1为印蜕。直径1.8厘米,通高1.9厘米。圆形印面,作楷体,印文“合同”两字作合体置于圆框内,圆框外至边缘环绕有几何形纹饰。
  合同(押)。图3为实物照片,图3-1为印蜕。纵3.4厘米,横1.0厘米,通高3.0厘米。长方形印面,蹲兽钮有穿,印文作竖式,“合同”两字作行书体,笔画连接一笔以贯之,印面下方最后一字应为画押标记。此印台厚实,黑皮包浆。早年购于徐州古玩店。
  合同记(元代八思巴字)。图4为实物照片,图4-1为印蜕。纵、横各2.2厘米,通高0.8厘米。印文三字,印蜕左侧分上下两字,右侧为一字。左上角第一字见《蒙古字韵校本》131页第三行字头下,对读汉字有“合”;印面右侧一字见27页五字头下,对读汉字有“同”;左下角第三字见46页第四行第一字头下,对读汉字有“记”,此印释读为“合同记”。元代国书(八思巴字)“合同记”出现,说明这类押印依前朝延续使用。
  以上梳理,汇集金元时代合同类型押印四方,最后一方为元代蒙古民族文字。这组押印形制为常规印式,印文均作阳文,印纽矮小,有穿。书体为叠篆体、楷体以及行书体,质料均为青铜。其中图1,印文最后一字称“记”,叠篆体印文结构与金代官印风格十分接近。图2印面圆形,见有几何纹花边装饰,“合同”二字楷书体,相互重叠为一字,结构中“一”“口”共同使用,所谓合文,字构典型,这种结构在金元两代合同印中多见。图3“合同(押)”以行书体入印,印文结构中笔画提按驶转分明,在“合同”两字后出现一个“押”字符号,在辽金元时期押印中多见。图4“合同记”为元代八思巴字押印,最后一字也称“记”,“记”等同于“印”,是辽金元时期的一种称谓。文中介绍的印例图3“合同”行书押印所见甚少,余多年收藏生涯中只得此一枚。有关“合同”押印收藏也是一个专题,选例介绍,之所以有如此之多同类印遗存,说明当时社会经济与民间商贸的繁荣发展。
  前文曾介绍金代“隆安府合同”“南京合同”与“壹钱合同”,同样属于“合同”印范畴,不过是官府用于纸币上的“合同”官印。笔者认为民间使用的“合同”押印,产生的年代要早于官府使用。资料中介绍,我国纸币的出现也是先在民间流行后,官府参与了纸币的管理。客观地说金元时期,官府与民间“合同”类型押印应是并存使用。
  不同时期、不同形制与不同文种的“合同”印的集藏,提供了第一手实物依据,金石有声,不考不铭。

此文发表在《天津日报》-满庭芳-印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