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二
图三
得到这方官印可谓千年等一回,2005年春节前我从邮局取回包裹,这是上海藏家韩老转让的北宋官印。
“神虎第十一指挥第五都朱记”,图1为实物照片,图2为印蜕,图3为印背刻款拓片。纵5.4厘米,横5.1厘米,通高4.8厘米。方形印面,板状钮,质料青铜。阳文12字分作三行,每行四字,叠篆体。印文篆法中的横竖笔画盘曲叠置,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有粘连,这种篆法、章法充分体现了宋代官印篆文特点,与前面说到的唐代官印差别较大,体现了宋官印的叠篆特征,文随代迁。在印钮的右边凿刻“景德三年(公元1006)四”,左边凿刻“月少(府监铸)”其下锈蚀。印文中“神虎”,北宋禁兵番号,为北宋真宗赵恒(公元998)时增设。见史料中记载:忠勇、宁远、神威、神虎、雄略、威猛、神锐、保捷、振武、宣效、奉先(后改制为厢兵)、左右清卫(后撤销)、强壮军员(后撤销)等。
北宋初期至真宗时有关禁兵番号官印中,“指挥”是最重要、最普遍的军事编制单位,其统兵官职是“指挥使”和“副指挥使”。各种番号的禁军兵力,一般并非以“厢”“军”或“都”作计算单位,而是以“指挥”作计算单位。据文献记载,每“指挥”兵力规定是500人,实际上却都往往少于规定编制人数。如前所述,真宗时一“指挥”仅有250人。宋代禁兵番号的增减繁复,此官印文字中见有“神虎”“指挥”“都”加之背款“景德”(年号)、“少府监”等均与史载相吻合,是考证北宋军制发展的重要历史文物。
见《中国玺印篆刻全集》上海博物馆藏品“神虎第一指挥第三都朱记”,背款凿刻有“咸平二年(公元999)九月”,与本文介绍的“神虎第十一指挥第五都朱记”背款凿刻有“景德三年(公元1006)四月”。两枚官印番号同为“神虎”,不过上海博物馆藏品凿刻年号为“咸平二年……”本文介绍的官印凿款为“景德三年……”前者早于此官印不到七年时间,而“神虎”禁兵番号由“第一指挥”发展至“第十一指挥”,可见发展之迅速。两官印番号相同,印背凿款年代顺延,对北宋禁兵番号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实物依据。
在打开包裹时发现内夹有一张纸条,原收藏者韩老写道:“此印为北宋官印,释曰:神虎第十一指挥第五都朱记。印背右为:‘景德三年四’,左为:‘月少’下锈结不清,但据北宋铸印机构,应为‘府监铸’三字无疑。全句为:‘景德三年四月少府监铸’十字。印已割爱,愿藏者宝之,以资学术考证相佐之实物。2005年元月27日。”
“印已割爱,愿藏者宝之……”寥寥数语,表达了韩老对此印依依不舍之情,似嫁女心情,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此印背凿款为“景德三年四月”,即公元1006年,距余所得2005年,恰好999年。悠悠岁月,可谓千年等一回。
此文发表在《天津日报》-满庭芳-印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