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研考文章

Work articles

“桃蝉”与“逃禅煮石”


(雕件 右侧枝干俏色雕刻一只小蝉)         

     
    前几年有缘从成都买回这件清代老工玛瑙雕件。雕件高10、宽10.5、厚4.5公分。整体近似圆形作透雕,玛瑙呈淡黄色,边缘颜色偏红,局部有变化,质地温润光亮,内蕴老气。雕件下部作山石状。整体雕件以山石为依托,上雕刻了四枝桃枝主干,中间分叉与桃树枝叶交错向上,正反两面共雕刻了七个桃子,上边缘三个巧用俏色,其余四个分置前后两面,硕大的桃子压弯枝头,枝干与卷叶交叉错落,俯仰有序而妙趣天成。下方正中处雕立人童子,面部颜色浅白而凝腻,憨态嬉人。童子双手由头顶上方拉下桃枝末稍迈步向前。整体雕件上密下疏,以童子、仙桃、枝干等构成雕件主体。在雕件右侧边缘主体枝干上以俏色雕一小蝉,独立而醒目,栩栩如生。观赏中有如午蝉聒耳,静中欲动,如闻其声。 


    这件雕件一看见时就很喜欢,因为有“童子”与“寿桃”,认为是“童子献寿”的题材,买回来一直放在玻璃柜里而束之高阁。
     “逃禅煮石之间”,这是古人的一句名言。明清印人多以此句入印,记得清代篆刻名家吴让之就刻过一方。岁在乙丑春日,兴之所至,余也刊“逃禅煮石”附庸风雅。由此对“禅”、“逃禅”与“逃蝉煮石”有了一些肤浅的认知。 

    “禅”:本是“禅那”的简称,巴利语的音译,梵语的简称,汉语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原出自《奥义书》,为印度教术语,为“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修习瑜伽的高级阶段。后为佛教所吸收,为“三无漏学”与“六度”之一,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如来禅、清净禅)的区别。

    “逃禅”:

    (1)逃出禅戒。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禪。”仇兆鳌注:“逃禪,犹云逃墨、逃杨,是逃而出,非逃而入。”

    (2)指遁世而参禅。唐·牟融《题寺壁》诗:“闻道此中堪遁跡,肯容一榻学逃禪。”明·无名氏《四贤记·邂逅》:“端恐路途未稳,学逃禪云外,觅个亲人。” 胡怀琛《送亚子归梨里》诗:“商量偕隐谋非错,检点逃禪事亦难。”

    这里所说“逃禅”二字觉得并不难理解。一般说来,古代文人和文士看破红尘,追求清闲淡远的生活方式,往往逃避世俗,从禅定和禅悦中获得人生的大自在和精神上的解脱。所谓“逃禅”者,即是所谓逃名、逃利、逃喧嚣、逃浮华等,追求与世无争的一种境界。而对于“逃禅煮石之间”的“煮石”则不太好理解。明清文人艺事记载中也多见有“煮石”之典故,并且它与“逃禅”联句并举使用,其郑重其事,这里的玄机究竟何在呢?

    “煮石”:
     即煮白石,旧传神仙、方士烧煮白石为粮,后因借为道家修炼的典实。”晋葛洪《神仙传·白石先生》:“﹝白石先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韦应物有五言绝句《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来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这样看来“煮石”,原与传统的道家炼丹有关,是神仙、道家或方士修炼的一种方式。

    另外一层意思我以为,“煮石”与明清两代文人赏石、藏石、治印相关联。在元末明初,文人雅士为了抒发情感,自己动手直接参与金石篆刻,先后出现了例如文彭、何振、丁敬以及其后的邓石如、蒋仁、汪关等诸多治印名家,随后又形成了以地域划分的诸多篆刻流派体系,促使了印人群体的形成发展。客观地说,明清两代印人的对于印石、奇石、玉石的爱好与收藏盛况空前。作为印人、藏石者对于印石的养护,把玩,有时还需要自己动手磨光、火烤、上蜡等自行制作佳石。我们知道石料加温的方法有火考与水煮,我们见到明清两代的老青田印石中有灰黑色的,多数是经火烘烤,印石在火烤或水煮后发生变化,使其内在纹理更显神韵。再经过较长时间的摩挲把玩,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印石表面形成了熟旧的包浆,正可谓“石不能言最可人”,这些都是文人与佳石之间的情感交流。从上梳理,有关文人参与的刊石、养石、藏石、爱石的过程,可能既所谓“煮石”了。

    明清印人作品中余还曾看到一方“饥思煮石”印。从印文字义上理解可能与道教思想相关,精神需求的时候也要吃“白石头”,细细品味与“逃禅”有相似的概念,其实也是指人的精神追求。因此,“逃禅”与“煮石”并举连句,便成为了明清时期文人文士们的一种追求,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从尚的理念。


     由于创作“逃禅煮石”这方印作,对印文的的思考,引发了由“桃蝉”、“逃禅煮石”再到“逃禅”的认识过程,对这件玛瑙雕件有了新的认识。清代玉工为何将“桃”(逃)、“蝉”(禅)再与“童子”组合在一起雕刻成一件作品呢? 不言而喻,他是借助这种形式,以字音暗喻了当时社会的文人文士的情感追求,匠心独运,用超现实的表现手法,给予了这件雕件生命,此时无声胜有声,应当是一件很有思想的佳玩。以借喻形式来表现的还见有同类“鹤鹿(六和)同春”、“马上封猴(侯)”等。


    此雕件可谓雅俗共赏。生活当中“雅”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而“俗”则难以摆脱,而“俗”到尽头便是“雅”,耐人寻味。